91视频社区

加入收藏 | | 欢迎进入91视频社区网站!

您的位置:>> 天传新闻>> 天传大讲堂>>正文内容

戏剧学院2017大师课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3日作者:图/邱杨 文/张冰涵 编辑/肖本双点击:

【来源:天艺新闻中心】【打印文章】

 

戏剧学院院长吴迪介绍温鉴非教授

 

 

温鉴非教授

 

 

讲座现场

 

 

温鉴非教授讲座中

 

 

学生上台展示

 

 

温鉴非教授与学校领导教师合影留念

 

 

  2017年3月9日星期四下午1点30分,戏剧学院&濒诲辩耻辞;艺术语言创造与赏析&谤诲辩耻辞;大师课在舞蹈楼黑匣子举办,主讲教授温鉴非。

 

  &濒诲辩耻辞;艺术与的内部与外部技术&谤诲辩耻辞;乃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是温教授此次大师课的主题思想。外部思想主要表现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的声音,更应该着重考虑这个角色需要创造出什么样的声音。气息与声音的变化技巧都是一个合格演员的必修课,温教授教导同学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哪怕是一个呼吸,也要尽全力展现角色的复杂内心。温教授现场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经典作品,他深厚的功底,真挚的情感引得下面的同学一阵阵喝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而内部思想则分为重音、速度与节奏、语调叁个方面,&濒诲辩耻辞;重音是语言的实质,是一句话内涵的灵魂&谤诲辩耻辞;同样的一句台词,在温教授不同的演绎下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含义。温教授通过经典作品《钗头凤》与台下的男女同学积极互动,师生配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全场掌声喝彩不断。并用叁种不同的语调朗诵舒婷的《致橡树》,营造出了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此富有感染力的朗诵更是台下的学生们敬佩不已。

 

  同时温教授强调,技巧不是可以用尺子去量的东西,希望同学们不可以用机械固定的方式去套用它们。要根据作品的需要,灵活使用。

 

  &濒诲辩耻辞;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生活,把生活中那些表达细微的思想感情所自然流露出来的气息状态进行艺术加工,都能运用在艺术语言实践中去,丰富艺术语言的表现手段。&谤诲辩耻辞;温教授最后这样总结道,对整节大师课的主题进行了升华,同时语重心长地教导同学们&濒诲辩耻辞;学表演应该先学做人&谤诲辩耻辞;,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以心相待、用心回馈。这次的大师课使同学们受益颇多,也感谢温教授为我们带来生动而风趣,且不失深刻与理性的一堂课,戏剧学院2017年第一堂大师课至此圆满结束。

 

  温鉴非介绍:

  温鉴非,表演专业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教务长兼戏剧系主任等职。

  艺术经历:

  1974 年高中毕业后,入长春市文工团话剧团做演员。1978年考入吉林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表演专业,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在图书馆工作。1987年11月调入云南艺术学院戏剧系表演专业任教。

  获奖信息:

  话剧小品《光明巷》获国家&濒诲辩耻辞;群星奖&谤诲辩耻辞;金奖(导演);

  电视连续剧剧《石头剪子布》获电视剧&濒诲辩耻辞;金虎奖&谤诲辩耻辞;金奖(导演);

  话剧小品《夕阳正红》获&濒诲辩耻辞;中国曹禹戏剧奖&谤诲辩耻辞;表演金奖;

  广播连续剧《关肃霜》获中宣部&濒诲辩耻辞;五个一工程奖&谤诲辩耻辞;(表演);

  大型音诗《亘古的追求》获&濒诲辩耻辞;中国广播奖&谤诲辩耻辞;一等奖(演员)。

  研究成果:

  着有《郭沫若戏剧研究论文篇目索引》《表演艺术简明教程》;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创作电视剧剧本、广播剧剧本、话剧小品剧本若干,均获演出或播出;表演创造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人物形象百余个;导演话剧、电视剧、广播剧十余部;演播长篇小说十二部。